SIP Newsletters 14 2 月 安怡居深化共居理念 为来港海外人才打造多元共融居住环境

安怡居深化共居理念 为来港海外人才打造多元共融居住环境
近年愈来愈多的海外学生及工作人士有意来港发展,「共居空间」的概念应时而生。安怡居由三位中大校友于2012年共同创办,为来港留学生、留港就业及短期访港人士提供住宿服务。创办人之一兼董事总经理曾慧莉女士日前于其管理单位内接受访问时表示,她在共同创办安怡居之前从事市场行销,初期因缺乏经验及人手不足问题,公司事务都是自己「一脚踢」,累积大量经验后,加之来港求学人数增多,住房需求快速提升,业务开始处于上升阶段。从访问现场可以见到,目前出租单位内已配备全套家俬,并透过装饰品和灯光营造出温馨的居住气氛。

为住客打造共融和多元生活
安怡居透过业主授权翻新旧楼的方式将其改造成舒适的居住空间,由初期仅小规模为外来学生提供校外宿舍,到现时已成功翻新10幢大厦以供长期及短期出租。申请者通常年纪较轻、社会经验有限、租金预算较低,对异乡环境不熟悉。曾女士称,他们在收到租住申请后会依据性别、国籍、就读学校、修读科目、职业等因素将背景相似的申请者安排为室友。因租客以学生居多,大部分租金根据房间类型介于3,000-9,000港币之间,适合预算有限的租客。
由于住客多为只身来港的外来人士,安怡居的角色不单是提供舒适居所的「包租公」,更需关顾他们的身心健康。曾女士分享:「我们经常会筹办一些节日聚会、求职分享会、行山活动等拉近住客之间的距离,令他们在港的独居生活可以多些姿采及身心支援,减低独居的情绪问题。我们大部份物业座落于市区位置,无论交通和购物都非常便利,安怡居『共居空间』的生活概念包括其高便利性、文化共融等特质吸引到部分学生住客毕业后选择留港就业。」

疫情共渡时艰 冀未来有助吸引来港人才
疫情爆发后,长期的封关措施引发租客减少、人才流失等问题,加上隔离政策变化快,曾女士坦言:「所有员工需快速应对市场及政策变化,万事需有心理准备。幸运的是,公司在不稳定的环境下依然维持稳定营运。疫情非常严峻时期,部分住客为前线医护人员,因工作强度大及回家车程远,我们马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租金优惠,以便居住在医院附近,节省更多时间休息。」
安怡居现时已和香港6间大专院校合作,成为校外宿舍供应商,校方会定期探访租住学生,确保环境的舒适和安全性。香港政府目前正施行「抢人才」政策,曾女士相信如果能提供价钱实惠、设施充足和环境舒适的居住选择及支援,将有利吸引更多来港进修的专才。

活化市区旧楼 业主租客互惠互利
安怡居目前财务状况稳健,疫情期间出租率仍高达九成,现时防疫措施放宽之后出租率已达至100%。公司在疫情严峻时适当下调租金,并给予住客两个月免租期。安怡居在追求收益之余,亦希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效益。目前公司管理单位均由市区空置时间达3年以上或破损程度高的旧楼改造而成,此举不仅为租赁市场增加更多房屋供应,亦为业主带来可观租金回报。为节约能源,公司将于部分大厦天台安装太阳能板,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为减少资源浪费,单位内家具平均使用年限可达3-5年,同时与澳洲床褥品牌达成合作,为住客提供由全天然可回收物料制成的床褥。

与SIP携手以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去年10月,Social Impact Partners (“SIP”) 正式成为安怡居的投资合作伙伴,除资金支持外,SIP亦会利用自身伙伴关系提供如尽职调查、财务数据核对、公关宣传、法律协助等不同范畴的支援。安怡居的企业理念、营运模式、发展前景及住客正向反馈均获得SIP团队的多方面认可,冀借此合作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及共同创造社会效益,为更多有需要人士解决租屋难问题。
SIP不断发掘香港有发展空间并具备高社会效益潜质的社会企业,以互补共荣的理念一同提升社会影响力。 SIP董事会及策略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及